
左起人物:浙江海德曼機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長泉、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沈斌、武漢華中數控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臺州北平機床有限公司董事長虞榮華、杰克機床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貴。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工業的互聯網化成為新趨勢。那么如何貫徹“互聯網+智能制造”生產理念,實現工業銷售的“線上線下”雙贏呢?在本次論壇上,多位企業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陳華貴:陳吉紅董事長,我們知道您不僅是一個學者,更是一個企業家,又是政府協會的。陳董對國家2015規劃、智能化制造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并且本身也從事著智能化制造重要的環節——數控制造。那么,我想問下陳董市長,臺州要與國家項目對接,在未來智能化制造領域,您有什么樣的建議呢?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中國制造2025”總體來說呈現大而不強、基礎薄弱的現狀。浙江省機床行業在整體機床行業中給人以“經濟型機床居多的”的印象,但是今天看到很多臺州機床企業中正出現機床磨、工具磨等產品,是機床行業化轉型升級的體現。機床行業要想成功向化、細分化、制度化方向轉變,首先企業就得找到市場、做到產學研相結合,第二是要“走出去”,讓產品走出,享譽,第三是要獲得政府的支持。
陳華貴:剛才陳董與我們分享的經驗對大家很有感觸,陳董說的三大意見是機床行業發展的三大法寶,必將推動機床行業更好的發展。我想問下沈教授,通過與臺州機床工具半年多的合作,您覺得臺州機床工具在創新上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是有待提高的?您個人又有什么樣的建議呢?
中德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沈斌:在座的各位都是機床行業人士,今天這個“互聯網+智能制造”論壇對機床行業人士來說,是一次很好的互動與交流的機會。中國是世界上機床消費大國,但是大部分進口機床產品,很大一部分市場被國外所占據,這點是日后需要改善的地方。可以說,中國機床行業在技術力量、人員配備上都具備很強的實力,中國機床行業不乏技術與人才。我認為,中國機床行業之所以大而不強,是因為大部分機床企業都在單打獨斗,而沒有凝聚起來集中發展。機床作為耐用品,擁有很大的消費市場,未來,企業應做好機床產品,做好產品服務,搭建服務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這樣才有更大的盈利空間。
陳華貴:高總是機床行業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在剛才聽了兩位專家的分享之后,根據您在轉型升級道路上的經驗與體會,你有什么成功的經驗與建議可以和我們分享的嗎?
海德曼機床董事長高長泉:現在提出“工業4.0”、“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概念,我覺得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機床行業基礎的就是要做好基礎技術這方面。機床行業想要轉向,做好自動化生產,需要將ISO制造標準全部壓縮50%,這就需要企業具備更好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員工擁有更強的專業素質。“互聯網+智能制造”是對機床產品的集成過程,在少人化、無人化的狀態下,完成對機床的遠程控制、遠程維修等操控過程,做到高質的生產與加工。只有員工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機床生產各過程。
陳華貴:剛才,高總給我們上了創新的一課。作為設備的供應商,我們首先要做到“少人化、無人化”,這也給了機床企業家很好的啟發。北平是機床企業“走出去”的標桿地區,虞總作為北平機床的董事長,也請你和我們分享下成功的經驗與建議。
北平機床董事長虞榮華:首先非常榮幸,能和在座的專家、學者一起參加此次論壇,共同探討機床行業的發展。坦白來說,臺州機床行業在技術積累上的實力還是比較薄弱的。未來智能制造,重要的就是二次開發、智能累積以及先進生產技術的引進。不管是數控機床還是機器人,人才引進、軟件開發、信息資源共享等的集成應用顯得尤為重要。臺州機床企業家必須要有創新發展的心態,積極走出臺州,走向,敢于接受新興事物。在這里,我鼓勵機床企業勇敢、大膽的走出去,將自身的優勢展現的更為,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實現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十年前我問過日本吉森精機的老板一個問題:你們日本有發那科、三菱等先進的數控系統,為什么你們的機床不采用發那科的數控系統呢?他回家說,首先一點,如果我用發那科的數控系統,那后用戶就會跟隨發那科的腳步,我們的品牌就會被遺忘了,所有機床將會呈現一致性。拿中國臺灣機床來說,雖然中國臺灣機床產品銷量,但是我們會發現,不論買哪家都是差不多。第二點,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軟件,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就不能被用到未來智能化發展之中。我們中國機床行業在邁向自動化、智能化、化的路途中,也應該像日本企業學習,形成自己的獨特品牌特色。前幾年,國內機床行業還處在忙于縮小與國外機床企業的差距、提高機床設備可靠性的階段。下一個階段,我們要轉型智能制造,形式自身產品特色至關重要。
陳華貴:正所謂,夢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今年臺州北平機床市場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對人才的重視,在培養高素質機床人才的基礎上,北平機床企業還緊抓時代發展機遇,采取走出去發展戰略。臺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是機床工具的集散地。陳總您作為華中數控的董事長,可以說華東地區是你們的主戰場。對此,陳總有什么想說的呢?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經過多年的奮斗,華中數控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在航空航天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此,我表態,將會在保證成本的基礎上,以更為優惠的價格來支持與臺州機床企業的合作。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我們希望與大家一起發展,共同走出困境。
陳華貴:時間關系,我用馬云的一句話來結束就今天的會議。馬云在貴州互聯網大會上說過:“我在IT時代(信息時代),我們要讓別人幫助我們,把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而現在是TT時代(數據時代),我們應該要讓別人變得更加強大,別人更少,我們才能發展。”現在我們來到了大數據時代,我真誠的希望,所有在座的機床企業家能勇敢突破,積極擁抱大數據,用我們的行動來支持機床行業的發展。后,我們請陳總和沈教授用一句話給臺州機床行業以祝福,結束今天的論壇。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我衷心的希望,在未來,臺州機床能“裝備中國,裝備世界”。
中德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沈斌:30多年前,全國在搞計劃經濟之時,臺州就在實行市場經濟。可見,臺州有很強的超前意識。我希望在如今智能制造時代,臺州能發揮優勢,更上一層樓。
陳華貴:感謝兩位專家衷心的祝愿,感謝到場的所有嘉賓朋友。今天的論壇到此就告一段路了。在未來的日子里,讓我們用積極的心態擁抱“互聯網+”,用自己的智慧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