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新聞】機械制造業是俄羅斯工業重要的綜合性部門,俄羅斯政府高度重視機械制造工業的發展,對該領域實施國家政策的目標主要是在科研、生產和基礎設施方面切實提高國內機床制造和工具制造水平,使其通過有競爭力的生產技術手段確保俄羅斯機械制造業,特別是戰略性領域(國防工業、能源機械制造、航空工業、造船工業)企業的發展。
目前,俄羅斯機械制造工業在工業資產中的占比為12%,在GDP中的占比為3%,在工業產值中的占比為15.5%。
目前,俄羅斯機械制造工業在工業資產中的占比為12%,在GDP中的占比為3%,在工業產值中的占比為15.5%。
俄羅斯機械制造工業主要包括:重型機械制造業、機床制造業、油氣設備制造業、運輸工具制造業和能源設備制造業。
目前,重型機械制造業在俄羅斯GDP中的比重約為1.5%,重型機器產品的消費者(燃料能源、采礦和冶金綜合體)對俄羅斯預算收入的貢獻度超過60%。
機床工具制造業屬于緊湊型行業,100多家小企業的產值占比不到1%,從業人數約為10萬人。機床工具制造業對俄羅斯GDP的貢獻度為0.02-0.03%(美國為0.03%、瑞典為0.82%、德國為0.43%、意大利為0.34%、中國為0.32%)。
現階段俄羅斯機床工業能力較薄弱,市場消費量大,主要依賴進口。俄機床市場大的需求,來源于軍工、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俄羅斯政府曾于2011年確定了對這些重點領域的投入計劃,如5年內投入3000億美元用于電力設施和核電站的建設;10年內投入9000億美元用于軍事裝備的建設。“遠東開發”戰略第二階段規劃2016至2020年,將實施大型能源項目,擴大客貨運輸流量,建成包括鐵路、公路、機場和碼頭在內的運輸干線網絡,提高原料深加工產品比例。
為全面保障國民經濟基礎行業發展,俄羅斯政府先后制定了多個關于機械制造業發展俄戰略性規劃和文件:
為全面保障國民經濟基礎行業發展,俄羅斯政府先后制定了多個關于機械制造業發展俄戰略性規劃和文件:
①出臺《工業政策法》(2014年12月31日批準)。該法是俄羅斯未來所有工業領域改革和發展的基礎文件,重點強調的問題包括:建立工業發展基金,向本國工業企業提供低利率貸款;政府采購優先購買本國工業產品;促進國防工業系統發展,包括完善工業基礎設施、軍工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以及國防訂貨外部分配機制等;鼓勵科研成果向生產應用轉化等。
②制定工業企業減稅方案,并修改稅法。減稅后俄聯邦財政應征收工業企業利潤稅全免,地方減免60%。
③推出財政補貼措施。對85個地區劃撥補貼款約2.96億美元,用于振興中小企業發展。
④成立進口替代委員會。該委員會下設民用經濟分委會和國防工業綜合體分委會,以促進民用工業替代進口和組裝工業替代進口。
⑤對重點行業進行資金扶持。2016年俄羅斯扶持汽車工業的資金將增至500億盧布(約合7.7億美元);對由遠東聯邦區境內汽車企業生產,并運至俄羅斯境內其他地區銷售的汽車實行新的運費補貼政策。在航空制造領域,俄羅斯將向本國飛機制造商提供440萬美元補貼。
俄羅斯是“一帶一路”戰略中體量大的市場,也是亞投行重要創始成員國,在“一帶一路”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普京政府發展重心東移的“遠東開發”戰略與我國“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契合,對中俄經濟合作激發出新的市場空間。
(原標題:普京時期俄羅斯機械制造業發展狀況及產業政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