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政策法規】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的實施方案》總體部署,加快推進工業智能化改造,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以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化改造為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引導企業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和“機器換人”,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核心競爭力。到2020年,智能化改造由重點骨干企業向多領域、全行業拓展,力爭“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指數居全國前列。
二、重點任務
(一)建設“兩化”融合標準體系。
1.時間節點:每年對照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分別推動百企貫標、千企對標,2020年貫標企業達到500家、對標企業達到5000家;在貫標對標基礎上推動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2018年達到500家,2020年達到1000家。
2.攻堅重點:分行業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開展智能制造水平評價,持續開展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和對標工作,引導企業以貫標對標為抓手,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為重點的智能化改造,推廣精益制造和柔性生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牽頭或參與智能制造標準制定,承擔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項目、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打造智能制造產業生態鏈。探索實施服務券制度對貫標企業給予支持。
(二)建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
1.時間節點:每年滾動培育50個智能工廠、100個智能車間。
2.攻堅重點:完善智能車間智能工廠評價指南,在食品、冶金、建材、化工、輕紡等流程型制造和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家居等離散型制造行業開展試點示范,形成一批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綜合解決方案。開展“智能制造進百企”系列活動,組建河南省智能制造研究院,探索建設河南省智能制造標準驗證工作平臺。對重點企業建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省財政對其智能化改造項目按照軟硬件投資的8%予以補助,高不超過1000萬元。
(三)推動“機器換人”。
1.時間節點:每年滾動支持200家企業規模化示范應用2000臺機器人(數控機床)。
2.攻堅重點:實施“雙十百千”機器人示范應用工程,在機械、汽車等10個重復勞動特征明顯、勞動強度大、有一定危險性的重點行業領域和10個特色裝備園區,推動百家企業規模化示范應用千臺機器人(數控機床),促進勞動密集型行業及危險作業領域機器人、數控機床示范應用。對“機器換人”示范項目,省財政按照整機購置或租賃費給予一定比例補貼。開展數控機床、機器人產銷對接系列活動。
(四)發展服務型制造。
1.時間節點:每年滾動培育50個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推廣10大制造模式創新典型案例。
2.攻堅重點:開展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和市級服務型制造培育,每個省轄市圍繞主導產業遴選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進行服務型制造培育。開展“服務型制造進百企”系列活動,發展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動制造企業從以加工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型,匯編推廣制造模式創新典型案例。
(五)推動工業云和工業大數據平臺建設。
1.時間節點:2017年建設10家左右面向制造企業提供服務的第三方云平臺和供應鏈云平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綜合平臺+專業平臺”的工業云平臺體系。
2.攻堅重點:深化國家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開展省級工業云示范,探索發展工業大數據應用和服務模式,打造協作共贏的制造業大數據生態環境,構建覆蓋制造業重點行業的工業云平臺體系。選擇有條件的省轄市,創建制造業大數據創新試驗區。
(六)培育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1.時間節點:滾動培育10家左右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2.攻堅重點:引進和培育航天科工、明匠智能、中機六院等智能制造方案提供企業,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為企業提供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建設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開展“智能化診斷進企業”活動,圍繞重點企業開展智能化培訓、診斷,對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給予支持。
(七)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
1.時間節點:到2020年,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打造全國重要的百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研發一批特色智能化產品并實現產業化。
2.攻堅重點:圍繞數控機床與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智能檢測與裝配、智能物流與倉儲、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引進實施一批新興領域重大項目,推進洛陽、鄭州建設國內重要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統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以市場換技術、換投資、換產業,開展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和應用試點示范,提升關鍵技術裝備以及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組織智能制造裝備生產與應用對接。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實施。建立智能化改造廳際聯席會議制度,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有關部門共同實施。省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配合聯動,建立重大智能化項目試點示范和績效考評機制。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要建立工作機制,細化推進舉措,抓好組織實施。
(二)優化發展環境。舉辦中國(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高峰論壇及展覽會,打造跨區域交流合作平臺。組織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診斷、培訓活動。加強河南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聯盟、河南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河南省智能制造推進聯盟、河南省信息官(CIO)聯盟、河南省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等建設,完善聯盟運行機制,提高聯盟產業研究、資源整合和服務企業能力,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提供支撐。
(三)構建制造業“雙創”服務體系。制定《河南省制造企業“雙創”平臺認定管理辦法》《河南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基地認定管理辦法》,創建大中型企業“雙創”平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基地,促進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為智能化改造提供技術資源和配套服務。
(原標題:河南省推進工業智能化改造攻堅方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