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新聞】近日,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在廣州落幕,這在機械行業內不可謂不是一記重磅消息。作為地位高、規模大、影響力大的職業技能競賽,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是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技能的重要平臺。世界技能大賽已有60多年的歷史,今天就讓小編來和大家講一講世界技能大賽的發展之路。
世界技能大賽早的比賽始于西班牙。早在1946年,西班牙國內技術工人大量短缺,為應對這一困境,時任西班牙青年組織總干事的何塞·安東尼奧·埃爾拉·奧拉索(José Antonio Elola Olaso)萌生了以職業技能競賽吸引年輕人接受職業教育的想法。在他的授意下,時任西班牙大技能培訓中心負責人的弗朗西斯科·阿爾伯特·維達(Francisco Albert-Vidal)和其他幾位同事一起,將這一想法變為了現實。阿爾伯特·維達提出通過組織這項特別的行動來激發年輕人學習技能的激情,并使得他們的父母、老師和雇主相信:良好的技能訓練也可以為年輕人帶來光明的未來。在他的帶領下,西班牙于1947年進行了第1次嘗試——在國內成功舉辦了第1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共有約4000名學徒參與其中。
隨后,經過一系列努力,1950年,西班牙與歷史、文化、語言都相似的葡萄牙攜手,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辦了第1屆世界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的帷幕正式拉開。作為當今世界負盛名的技能賽事,世界技能大賽初的賽事規模并不宏大,只有來自兩個國家的24名青年技術工人參加。與此同時,兩國在西班牙創立了世界技能組織的前身——“職業技能訓練組織”,這個組織也就是后來各屆世界技能大賽的舉辦者。
1953年,在西班牙的邀請下,德國、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紛紛加入“職業技能訓練組織”。1954年,由各成員選派的行政代表和技術代表組成的組委會成立,專門負責制定和完善競賽規則,這種模式沿用至今。從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也先后加入。中國于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組織,成為該組織的第53個成員。隨后,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同膚色的選手紛紛登上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賽事規模日益壯大。時至今日,世界技能大賽已成為真正的技能競技比賽,世界技能組織各成員國家和地區的青年技術人才齊聚一堂,展示、交流各自的技能,相互學習彼此的經驗,分享勝利的喜悅。
1955—1971年,世界技能大賽每年舉辦一屆,自1971年起,基本穩定為每兩年舉辦一屆。經過67年的發展,世界技能大賽的參賽規模從1950年2個參賽隊24名參賽選手發展到2017年68個參賽隊1260余名參賽選手。2017年10月14—19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辦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是迄今為止規模大的技能競賽。
歷屆世界技能大賽以在歐洲舉辦為主,在亞洲舉辦過7屆,即第19屆(1970年)日本東京、第24屆(1978年)韓國釜山、第28屆(1985年)日本大阪、第32屆(1993年)中國臺北、第36屆(2001年)韓國漢城(2005年1月19日更名為“首爾”)、第39屆(2007年)日本靜岡和第44屆(2017年)阿聯酋阿布扎比。此外,在北美洲舉辦過1屆,即第26屆(1981年)美國亞特蘭大;在拉丁美洲舉辦過1屆,即第43屆(2015年)巴西圣保羅。從歐洲到亞洲、到美洲,世界技能大賽足跡的延伸充分說明了其創意的成功之處。
以技能的比拼、展示、傳播為核心,以鼓勵青年技術工人成長為己任,世界技能大賽從誕生之日起,就與社會生產具有緊密的聯系,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求,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在2017年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我國代表團取得了15金、7銀、8銅的優異成績,位列榜、獎牌榜、團體總分,實現歷史性重大突破。相信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我國的參賽選手也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再創輝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