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政策法規】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是支撐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編制和發布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報告,是建立貿易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編制了《中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報告(2019)》,報告從視野和歷史比較兩個維度,系統盤點了我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和探索,總結成就、分析差距、研判趨勢,旨在引導業界深化認識、提振信心、發展。
現將報告全文與內容摘要公開發布。
附件:1.中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報告內容摘要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
2019年12月30日
附件1
中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報告(2019)
內容摘要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是支撐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汽車行業貿易高質量發展,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編制了《中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報告》。報告分為五個部分,系統總結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客觀評價我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水平,展望未來發展的趨勢。
報告第一部分闡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和內涵。汽車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化程度高的產業之一。汽車是出口金額大的單一工業制成品,也是歐美日發達國家出口的支柱性產品。與上述國家相比,我國汽車貿易在出口規模、產品附加值、化經營、市場布局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一流的汽車制造體系、國內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外貿環境持續改善、進口汽車市場長期向好,為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保持汽車貿易規模穩定增長,成為汽車貿易大國,產品檔次邁向中,質量和品牌價值大幅提高,市場布局進一步優化,本地化生產和服務能力以及企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加快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積極融入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
報告第二部分從和國內兩方面分析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從看,當前經濟增速放緩,汽車產品需求低迷,2018年汽車產銷出現2010年以來的首次下滑,包括美歐日等主要汽車市場均出現負增長;經貿規則加快重構,影響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布局,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與保護主義并行;汽車技術法規加嚴,新能源汽車出口迎來機遇。從國內看,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推進,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制度型開放加快轉變,為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企業更加重視技術研發、產品質量、品牌建設和用戶體驗,經營質量不斷提升,中國汽車產業和市場步入提質升級新階段。
報告第三部分系統總結近年來我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成績。貿易規模穩中有升。2013-2018年,我國汽車產品出口總額從460億增長至606億美元,占汽車產品出口額比例從3.4%提升至3.9%,年均增速超過德國、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市場布局日趨優化。2018年,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車出口額占比超過67%。對歐、美、日等發達出口也呈現上升趨勢。產品結構不斷改善。2018年,我國整車出口平均單價為1.5萬美元,較2013年增長10.6%。新能源汽車出口快速增長,產品附加值高,部分出口至歐洲的新能源大巴單價高達50萬美元。出口整車品質持續提升。中國品牌產品綜合質量水平與品牌差距不斷縮小,質量管理體系得到廣泛應用,新能源汽車質量性能得到歐日等發達市場認可。已成為零部件出口大國。汽車零部件配套能力不斷提高,出口規模已躍居大國之列。主要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快海外布局,積極融入供應鏈。企業影響力穩步提高。我國汽車產業不斷向市場提供品質可靠、性價比較高的產品,企業影響力穩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競爭力持續提升,涌現出多家產銷規模居世界前列的企業,在新能源客車領域逐漸形成的品牌。企業海外本地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中國品牌企業在重點國家和市場建立了高水平的生產基地和營銷服務體系,截至2018年底,中國品牌車企境外投資設立和合作的工廠達到140個,境外銷售服務網點超過9000個。進口汽車日益滿足國內多樣化需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汽車進口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進口品牌車型多樣且不斷更新換代,以豪華車型為主的平行進口車成為新熱點。
報告第四部分構建模型對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進行客觀評價。根據汽車產業及貿易發展特點和經驗,利用綜合指數法、層次分析法和比較法,從產業、企業和產品等各種角度對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主要結論:一是與2002年相比,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顯著提高,整體競爭力超過韓國,與德國、日本、美國的差距也大幅縮小。二是從具體指標來看,我國在國內市場規模、國內市場占有率、成本水平以及價格水平等指標上具有明顯優勢。但在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市場占有率、企業平均規模、自主開發能力、生產一致性和產品質量水平等指標上與日本、德國和美國差距較大。三是就基于出口數據的汽車產品出口競爭力評價來看,中國汽車產品出口競爭力近年來雖逐漸提高,但總體水平仍然不高。
報告第五部分展望未來我國汽車貿易發展趨勢。中國品牌企業加快化發展。骨干企業加大海外市場投入,積極融入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外資和合資汽車企業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合資企業在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已具備出口歐美等發達市場的條件,隨著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主要外資企業有望擴大在華生產和出口規模。新能源汽車成為重要增長點。新能源汽車將逐漸成為未來汽車市場增長的主要領域,未來幾年我新能源汽車出口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成為拉動汽車出口的新興力量。二手車出口有望快速增長。隨著二手車出口通道徹底打通,企業不斷開拓市場,二手車出口潛力將快速釋放,業界預計未來3-5年,出口規模有望達到幾十萬輛。汽車進口產品供給不斷豐富。關稅降低激發我國汽車進口市場需求,產品種類更加豐富且更新換代加快,新能源和環保車型進口也將快速增長。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