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上,蒂森克虜伯董事會氫能委員會執行顧問史蒂芬珂夫曼博士做了《歐洲氫能產業發展趨勢與政策布局》的主題演講。
史蒂芬珂夫曼博士介紹:““歐盟國家都設立了綠色能源轉型的目標,德國2025年將達到碳達峰,而歐洲整體是2050年達到碳中和,但是我們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能源結構目前仍然不理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本身還不足夠,需要通過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抓手來實現清潔能源的轉型。”
氫能在可持續的能源結構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德國有很多的氫能項目,在未來20年也有85GW氫能的規劃。史蒂芬珂夫曼博士介紹:“歐盟每年投資30億歐元助力氫能市場發展。氫能預計從利基市場轉向大眾市場。通過歐盟的REPowerEU,到2030年每年生產1000萬噸可再生氫,進口1000萬噸綠氫。現在全球氫能的產量是5GW,但是到2030年將達到200GW,這是全球的挑戰,我們將需要大幅增加電解槽的產能和裝機。”
史蒂芬珂夫曼博士指出,中國力爭氫能的自主化,歐洲依然需要大量的氫能進口,尤其是一些模塊化設備。“未來歐盟氫能的需求可能要達到太瓦級別,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實現更高程度的全球合作,將氫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戰略地位。”
雖然目前全球大量的氫經濟都是灰氫,但很多國家都已經制定了綠氫能發展戰略。到2050年,全球氫能市場將增加7倍,到2050年水電解的產能將達到5500GW,全球有大量氫能項目,不管在歐洲、美國、中國,包括在南美、澳大利亞等等也有非常多的計劃級別以上的大規模項目,總共需要的投資數額已經達到了7800億歐元的水平。值得關注的是,從2010年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價格不斷下降,對綠氫制備也是一個利好的趨勢。歐洲現在正在推行碳排放交易體系,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價格在100美元以上時,綠氫的經濟價值逐漸顯現出來了。
蒂森克虜伯作為一家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德國企業,在氫能行業深耕多年,是電解槽重要的制造商,為大規模氫能項目提供技術解決方案。伴隨著氫能產業新一輪快速發展,蒂森克虜伯-伍德將深度參與了德國技術創新的進程。史蒂芬珂夫曼博士介紹,目前蒂森克虜伯目前投入30億歐元,在歐洲建立一個氫能制造工廠,蒂森克虜伯鋼鐵正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綠色轉型,“到2026年,我們預計蒂森克虜伯鋼鐵工業板塊需要至少15萬噸的綠氫。我們也正在將新的方向鎖定在迅速擴大的綠氫價值鏈。”
在基礎設施方面,蒂森克虜伯在風能領域有很多的技術積累,回轉支承軸承已經應用在了大量的風電設備當中,在氫能運輸方面,蒂森克虜伯-伍德公司有大量的工程師專注于合成氨和乙醇工廠的建設,通過合成氨,將乙醇作為載體,可以實現更高效的氫氣的運輸。“蒂森克虜伯不僅是制氫設備的制造商之一,在氫能整個產業鏈中的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來去提供支持。”
在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上,蒂森克虜伯董事會氫能委員會執行顧問史蒂芬珂夫曼博士做了《歐洲氫能產業發展趨勢與政策布局》的主題演講。
史蒂芬珂夫曼博士介紹:““歐盟國家都設立了綠色能源轉型的目標,德國2025年將達到碳達峰,而歐洲整體是2050年達到碳中和,但是我們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能源結構目前仍然不理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本身還不足夠,需要通過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抓手來實現清潔能源的轉型。”
氫能在可持續的能源結構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德國有很多的氫能項目,在未來20年也有85GW氫能的規劃。史蒂芬珂夫曼博士介紹:“歐盟每年投資30億歐元助力氫能市場發展。氫能預計從利基市場轉向大眾市場。通過歐盟的REPowerEU,到2030年每年生產1000萬噸可再生氫,進口1000萬噸綠氫。現在全球氫能的產量是5GW,但是到2030年將達到200GW,這是全球的挑戰,我們將需要大幅增加電解槽的產能和裝機。”
史蒂芬珂夫曼博士指出,中國力爭氫能的自主化,歐洲依然需要大量的氫能進口,尤其是一些模塊化設備。“未來歐盟氫能的需求可能要達到太瓦級別,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實現更高程度的全球合作,將氫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戰略地位。”
雖然目前全球大量的氫經濟都是灰氫,但很多國家都已經制定了綠氫能發展戰略。到2050年,全球氫能市場將增加7倍,到2050年水電解的產能將達到5500GW,全球有大量氫能項目,不管在歐洲、美國、中國,包括在南美、澳大利亞等等也有非常多的計劃級別以上的大規模項目,總共需要的投資數額已經達到了7800億歐元的水平。值得關注的是,從2010年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價格不斷下降,對綠氫制備也是一個利好的趨勢。歐洲現在正在推行碳排放交易體系,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價格在100美元以上時,綠氫的經濟價值逐漸顯現出來了。
蒂森克虜伯作為一家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德國企業,在氫能行業深耕多年,是電解槽重要的制造商,為大規模氫能項目提供技術解決方案。伴隨著氫能產業新一輪快速發展,蒂森克虜伯-伍德將深度參與了德國技術創新的進程。史蒂芬珂夫曼博士介紹,目前蒂森克虜伯目前投入30億歐元,在歐洲建立一個氫能制造工廠,蒂森克虜伯鋼鐵正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綠色轉型,“到2026年,我們預計蒂森克虜伯鋼鐵工業板塊需要至少15萬噸的綠氫。我們也正在將新的方向鎖定在迅速擴大的綠氫價值鏈。”
在基礎設施方面,蒂森克虜伯在風能領域有很多的技術積累,回轉支承軸承已經應用在了大量的風電設備當中,在氫能運輸方面,蒂森克虜伯-伍德公司有大量的工程師專注于合成氨和乙醇工廠的建設,通過合成氨,將乙醇作為載體,可以實現更高效的氫氣的運輸。“蒂森克虜伯不僅是制氫設備的制造商之一,在氫能整個產業鏈中的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來去提供支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