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裝備 裝備中國 走向世界——新中國機械工業75周年巡禮”系列宣傳之“勵志篇”整體展示中國機械聯系統單位在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領導下,聚焦國之大者、行業之大者、事業之大者, 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整體素質能力,在當好參謀助手和橋梁紐帶、服務會員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和服務成果。以此向祖國75周年華誕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敬意 與誠摯的祝福,表達了機械工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信心決心與憧憬!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起步之年。“十四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已順利開展,正在全力推進各項目標任務有序落實,打好“十四五”收官戰。預計到“十四五”末期,我國機械工業將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持續健康平穩發展,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做出貢獻。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有所增強。行業創新平臺數量超過“十三五”平均水平,主要行業、重點領域、關鍵產品的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機械行業的企業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專精特新主力軍,且部分產業鏈已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機械工業絕大多數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均超過目標值,體現了行業企業對于創新能力的重視程度。
二是產業基礎能力繼續夯實。一批先進制造基礎共性技術取得突破;預計到“十四五”末不低于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將實現自主保障、部分基礎工藝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滿足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需求。工業設計軟件、仿真軟件、自動控制系統等的國產化率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部分用于生產制造重大技術裝備和高端裝備產品的專用生產設備、專用生產線及檢測系統取得突破。
三是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機械工業通過產業鏈協同發展,重點領域關鍵裝備“卡脖子”問題實現了初步緩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裝備自給率顯著提高;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迭代升級,顯著增強了主要機械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在產業鏈的重要節點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四是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隨著智能制造理念的普及以及技術成熟度的提升,機械行業的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較“十三五”時期顯著提升,包括工業機器人等重點領域已逐步實現智能轉型;行業已經培育出一批轉型效果顯著的服務型制造先進企業、示范平臺和典型項目;通過頂層規劃設計、綠色低碳技術和工藝開發,重點綠色裝備產業的研制,機械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等綠色治理水平較“十三五”時期明顯提升。
“十五五”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期,中國機械工業必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實力,主動擁抱變革。預計到2035年,我國機械工業綜合技術實力將得到大幅提升,進入全球機械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行業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優勢行業形成創新引領能力;行業整體擺脫基礎支撐能力弱的局面,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部分主導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型制造全面普及,基本建成機械工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強支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