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華龍:用心鉆研打基礎 提升技能解難題
2017年02月06日 13:51機床商務網點擊:6439作者:王敦富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精英】他從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做起,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成長為一名技術大咖。從一線工人到技術員,從車間主管到廠領導,提起他都贊不絕口。他就是年僅28歲的東北工業集團吉林江機公司一分廠一單元五軸加工中心操作工宿華龍。
用心鉆研打基礎
宿華龍曾是一名技工學校的留校老師,由于對技術的熱愛與追求,放棄了待遇優越的教師工作,2012年以勞務工的身份來到吉林江機公司一分廠三軸加工中心一名操作工。他跟著師傅認真學習操作,工作中他把每次調試零件的難點、方法和技巧等都一一記下來。時間長了,小本子早已被他翻得破舊不堪,但他仍然像寶貝似的揣在工衣兜兒里。
宿華龍:用心鉆研打基礎 提升技能解難題
為了節省調試零件的時間,他開始學習編程。他買了很多關于編程軟件的書籍,每天下班回家之后,在家里自學編程軟件,很快一些簡單的加工他能手動編程了。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向技術人員虛心請教,久而久之,他的編程水平不斷提高。
一次,宿華龍接到一個緊急的加工任務,外協型材件。這個零件是分廠很多年以前就有的老產品。加工過程中,他發現此零件的加工程序有優化的空間,于是他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在家將整個零件重新編程并進行了試加工,結果發現在不增加刀具損耗的前提下,每件降低了50分鐘的加工時間,同時還提高了表面光潔度。通過使用自己優化后的程序,宿華龍提前完成了這次緊急任務。
提升技能解難題
一次,公司研發部門下發給分廠一個798的關鍵零件本體。他接到任務后,立即與技術人員探討研究加工路線和方法,并根據自己的加工經驗提出了合理建議。
可是在初始階段,在裝夾零件上就出現難題,由于零件外形不規則,根本無法裝夾。宿華龍自己制作了胎具,將加工基準統一,保證了加工尺寸。加工φ15.6+0.0270內部臺階孔時,宿華龍使用的是常用的丁字到,在加工兩個零件之后,他發現孔的尺寸并不一致。他憑借自己的加工經驗分析出是由于刀具原因產生的。于是他立刻停下機床,與技術人員和車間研究重新換刀具,他們一起選擇了幾種丁字刀,用廢料進行反復試驗,但無論使用哪種丁字刀,尺寸和光滑度都無法保證。此時,所有人都束手無策時。
午飯時間到了,宿華龍一邊吃飯一邊仍在思考著,忽然間他的腦海中閃出一個想法,可以把立銑刀改制成專用刀具。于是,他放下筷子,立即回到車間,找到一把廢舊的銑刀,開始動手磨起來。磨好后,他立即進行了加工試驗,改制后的刀具加工出來的內部臺階孔尺寸和光滑度都達到要求,同時還提高了加工效率。
2014年,經分廠領導推薦,他被公司錄用為正式員工。為了鼓勵這位苦鉆技能的年輕人,沒過多久,分廠領導將他安排到分廠先進的五軸加工中心。
有了的技能,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個閃光點。在轉成正式員工的這兩年,宿華龍代表公司多次參加集團公司、吉林省等各項技能大賽,嶄露頭角。
年輕的宿華龍憑著對工作的熱愛、追求技術的持之以恒、對企業的無私奉獻,已然成為工匠精神的傳承者。
(原標題:學徒工是這樣煉成技術大咖的)
上一篇:技工虞忠澤:在實踐中不斷“充電”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今日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