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機械行業:中國制造2025 實現工業強國夢
閱讀:1255 發布時間:2015-3-103月5日,李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3月4號,*財經委副主任李毅中在政協分組討論時透露:“目前,*與*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規劃,很快要上報*。”
在制造業重返美國及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的背景下,中國制造2025將成為中國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綱領性文件
分析與判斷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綱領性文件。
2013年1月*會同*等部門啟動并開展了《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14年底*院長周濟表示,中國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規劃,并要將其上升為舉國總體戰略,力爭在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3月4日,*財經委副主任李毅中透露:“目前,*與*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規劃,很快要上報*。”5日,李總理指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采取財政貼息、加速折舊等措施,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
我國目前制造業處在大而不強的階段,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為2.08萬億美元,在制造業占比約20%,與美國相當,成為世界制造大國。但我國制造業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突出等問題,與美、日、德等發達工業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在這一關鍵歷史期,如何彎道超車成為重要命題,“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制定正是回答這一命題。
創新、智能化、綠色制造、品牌質量將成為規劃關鍵詞。
*院長周濟在談到“中國制造2025”時指出,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為發展方針的戰略對策和行動計劃,具體可分為八項戰略對策:
(1)推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并分兩個階段推進:2020年前,廣泛推行數字化制造,在優勢行業以重點企業為主體開展智能制造應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廣智能制造。高度重視發展數控系統、伺服電機、傳感器、測量儀表等關鍵部件和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3D制造裝備等關鍵裝備;
(2)提高產品設計能力;
(3)完善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開發;加強創新人才培養;
(4)強化制造基礎;
(5)提升產品質量,嚴格質量監管,建立質量誠信體系;提高重大裝備質量一致性、穩定性;推進品牌創建;
(6)推行綠色制造;
(7)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優勢產業;
(8)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三大投資主線布局“中國制造2025”規劃。
三大投資主線:(1)具備系統集成能力,客戶資源深厚下游廣泛的系統集成商,*標的:機器人;
(2)某細分領域優勢突出,不斷拓展相關領域具備一定客戶基礎及實踐經驗的設備制造商,*標的:藍英裝備、博實股份;
(3)通過內外部合作整合進入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的上市公司,*標的:慈星股份、亞威股份、新時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