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7%。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經濟運行背后是青島市在工業經濟方面的多措并舉:立足原有的制造優勢產業與品牌基礎,青島正推進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工業各領域的深度應用,以互聯網工業為抓手和突破口,作為青島工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新興產業則是拉動工業升級發展的新生力量,“十二五”期間,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行動方案順暢實施,制造業、服務業和新興產業全速向中邁進。市經信委主任項陽青昨日受訪時說,青島市將進一步落實“互聯網+”發展規劃,加快打造國內重要的互聯網工業強市和智能制造基地。同時,青島市將繼續推進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培育戰略新興產業
近年來,物聯網、機器人、三維打印、石墨烯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0%。
2016年,青島市將推動300個工業轉型升級項目,做優做強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滾動推進150個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培育壯大機器人、三維打印、虛擬現實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提高*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比重。深化質量強市和品牌建設,實施“標準化+”戰略,打造具有水平的“青島標準”。
另外,青島市未來5年將大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前沿導向和超前布局,以重大項目、骨干企業和產業集聚區為主體,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后發優勢,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工業機器人等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一批新的支柱產業。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擴大生產和市場應用。
打造“青島智造”新優勢
青島市經信委主任項陽青表示,過去一年來,青島市制定了《青島市互聯網工業發展行動方案》,實施了“互聯網+”發展規劃,并成功舉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2016年,青島市將進一步落實“互聯網+”發展規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與三次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創新。梯次實施以改造500個自動化生產線或數字化車間、建設50個智能工廠或互聯工廠、培育5個云制造服務平臺為重點的試點示范行動,發展海爾、紅領等互聯網工業企業集群,打造國內重要的互聯網工業強市和智能制造基地。
據悉,青島市未來5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包括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而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加快打造國內重要的互聯網工業強市和智能制造基地,突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兩化融合、“互聯網+”、一二三產業聯動為手段,促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個性化定制等在制造業全產業鏈集成運用,打造“中國制造2025”“青島智造”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