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國內線切割機床市場機床現狀分析
閱讀:567 發布時間:2011-8-1對于目前的快走絲市場各生產廠家的基本技術狀況還算了解,現把當前的技術情況下寫下來供大家參考。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1、切割速度:
如果參加在近幾年的展覽會,就能看到線切割廠家的宣傳中,切割速度突飛猛進,我們以平方毫米/分鐘來做計量單位(也有用平方毫米/小時的),在以前幾十年的線切割zui高切割速度一般標100-120,從前幾年開始,這個數字開始像體育紀錄一般被不斷刷新,至于是從哪一家開始的,我記不清楚了,我zui開始見到的是蘇州開拓宣稱做到了200平方/分鐘,我們在展覽會上和他們落實切割損耗的時候,他們的技術人員笑而不答。故我們對此持懷疑態度;后來和南航的劉志東博士交流,他說切割速度提高和他研制到切割液有很大的關系,而且蘇州開拓的實驗切割液是他提供的。我們仔細了解了他的切割夜,主要就是改善排屑。使大電流加工能夠穩定持續,當然和放電參數,放電波形以及跟蹤電路都有直接的關系。后來我們專門去蘇州開拓現場參觀,他們切割速度達到了170平方,當時他們的技術人員說參數沒有調整好。回來以后我們開始實驗,在50mm的高度下zui高峰值做到了210平方/分鐘,而且能持續切割。切割時電流表顯示值為8安培。但是,在這個切割速度下,對機床整體性能要求很高。相當于把機床性能發揮到*,而且,絲損極大。后來國內大部分廠家都開始宣稱能做到200平方,但是在客戶的使用中,真正使用的很少,因為我們發現大部分時候,這個速度無法保存幾個月。后來繼續有廠家宣稱更高的數字,目前我見到zui高的數字是上海特略宣稱的300平方。這個數字比一般的慢走絲速度都高,有點難以置信,要知道,在這個速度的時候,慢走絲的峰值電流達到了1000安培。目前可行的數字是在150-200之間,這個數字應該能做到。
2、切割光潔度與中走絲
這是線切割另一個常被宣稱的指標。之前的幾十年,一般默認的zui高指標Ra2.5-3.0,這是快走絲線切割比較實際的指標。開始的時候上海大量做出了循環退絲的方法,通過加密線切割條紋的方法來提高表面質量,實際是用犧牲效率的方法來換取視覺光潔度的提高,配合導絲嘴,他們宣傳的光潔度指標是Ra0.6,這個指標在當時已經驚人。
在之后,開始出現了多次切割技術配合降低絲速穩定絲抖,這個時候的指標基本宣稱的都在1.0以下。而且他們的樣品確實都做到了。我所見到的加工樣品大部分都做得不錯,但是,在客戶處確很少見到實用的使用。之后有聰明的寧波人提出了中走絲的概念,讓很多不明就里的消費者以為中走絲是*不同于快走絲的產品,加上所有廠家都用 “快絲的價格,慢絲的效果”的宣傳語來引導消費者。
對于光潔度指標我認為廠家宣傳的不算假信息,問題是他能做出樣品但是你加工不出同性能的工件。因為目前多次切割技術中和慢走絲相比,zui缺少的就是工藝數據庫,這個是一個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因為40厚的cr
12和50厚的cr12,*偏移量是不一樣的。上千種材料和不同厚度的組合,夠全行業的人做一些日子的,但是我還沒有見到那個廠家在下力氣做。這就是為何廠家的樣品都能切好,但是你很難用好的原因。
zui高指標:以就是由上海特略宣稱達到Ra0.3,這個指標耐人尋味,蘇州三光的慢走絲也不過Ra0.5,瑞士阿奇原裝的慢走絲的指標是Ra0.2。至少,我沒有聽到那個客戶使用特略的機床做到過這么好,事實上我沒有遇到過特略的客戶。
目前穩定的技術:
寧波海恩的雙絲桶機床:這是*一款真正有技術改進的機床,該企業老板鐘樹平是行業內我敬重的人之一,非常癡迷于技術專研,技術亮點:用雙絲桶通過差速數控技術來實現恒張力控制;加大導論尺寸降低導論轉速,全部采用交流伺服電機控制。弊病是技術采用太多導致產品成熟需要太久,高配置導致價格太高不利于市場推廣,缺乏工藝數據庫支撐導致客戶使用不穩定。
阿奇的FW1P:高品質的機械結構加上部分采用慢走絲技術,使切割效果穩定,我沒有見到具體的客戶加工效果,但是聽他們的服務人員私下說切割效果非常好。
蘇州三光的HA400:我見到的指標是在100高的工件上切割出光潔度小于1.0的效果。后來在多個客戶處看到加工光潔度也都在1.6以下。
其余的企業大部分我都看到樣品,但是客戶使用口碑都沒有達到廠家宣稱的指標。
3、損耗:
正常的線切割,在常規加工速度下,一般300米絲切割20-30萬平方。目前寧波海恩zui近說他們試驗數據是以60平方的速度切割50萬平方不斷絲,zui后鉬絲是被反復折斷的。這個我沒有親眼所見,不知真假,但鐘老板的為人相對可信一些。蘇州三光從去年開始宣稱10萬平方損耗2um,我和他們的一個老工程師聊過,據說是他搞出來的,采用三角波。但是三角波因為有效能量小而導致效率低。我和業內技術專家探討,他們認為這個指標不能說不可信但是沒有實際意義,因為鉬絲損耗在不同階段是不一樣的,某一個階段損耗會很小也很正常。另外也有不少廠家宣稱損耗小于2um/10萬平方,但是我不知道具體試驗環境和其他參數,不知真假,如果以1平方/分鐘的速度切割,當然能做到損耗小。
4、加工精度
很多人在宣稱中走絲提高加工精度,提高光潔度,號稱替代慢走絲,我和業內專家討論認為,純屬胡說。因為zui制約快走絲的鉬絲換向導致的位移偏差沒有解決的前提下,精度大幅度提高是立不住腳的,因為鉬絲在換向之后,鉬絲已經走的不是原來的位置了,加上絲抖,切割精度不能小于這些固定無法克服的誤差。反倒認為中走絲的多次切割會降低精度。
目前宣稱提高精度的大部分是非主流廠家,國標是切割28的八方,誤差15um,現在一般做到10um是可信的,再高的精度至少我相信。
zui高指標:宣傳中能見到的zui高指標依舊是上海特略,我拿到的樣本上赫然寫著,加工精度<0.3um。按照這個精度和他極其的價格,大部分慢走絲廠家應該關門回家買鉬絲。
5、控制系統: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系統依舊是老舊的YH HF HL等,這些系統都是10幾年前在dos下開發的,雖然現在經過改裝能運行在98或者甚至xp下面,但是核心部分以就是老以前的東西,從界面顏色就能看出來。
這幾年開始有不少創新者開始嘗試開發系統,目前見到的有如下幾家:
溫州一個小伙子做的系統,名字記不住了,在winxp下開發的,界面很友好,操作也很方便,缺點是運行于辦公系統下。目前于在溫州部分客戶使用,月銷量不足10套。
寧波一家開發的系統和溫州這個界面類似,功能也差不多。
上海大量這次在6月的上海展覽會展出的系統應該是目前見到zui接近工業應用的系統,但是還有不少地方未完善,需要驗證。界面非常絢麗,為他開發的公司在北京。
蘇州寶瑪也在上海展出了新開發的系統,也是工作在winxp系統下,但是也是辦公系統,性能未知。
北京和蘇州各有一家開發出插卡式的控制系統,據說也不錯,但是用戶自己選擇計算機帶來的兼容性和穩定性是一個問題。
上面所述,僅是我個人了解到的情況,如有不實,歡迎指正。
轉自--wedm.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