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日本工業機器人廠商計劃轉型汽車自動車床行業
閱讀:234 發布時間:2021-12-10 隨著智能手機的增速回落,主要為手機廠商生產機器人的日本廠商開始著眼于汽車自動車床行業,希望以此降低自身業務受到的沖擊。
雖然受到韓國和中國臺灣競爭對手的打壓,但機器人仍是日本電子自動車床行業的強項。每10臺原件裝配機器人,就有8臺出自、高新、雅馬哈、富士機械、重機(JUKI)幾家日本公司之手。
其中的機器人每秒能裝配20多個元件,有的厚度甚至不到1/10毫米。將10臺機器人連接成一條生產線,一天就能裝配5000部智能手機。
但隨著智能手機的銷量增速回落,貼片機自動車床行業也感受到了壓力。
貼片機雖然并非松下的核心業務,但這個小眾業務所的部門依然是該公司復興計劃的關鍵。不過,該公司的貼片機銷售額在截至3月底的財年內卻減少了10%,該業務的*約為30%.
松下工廠自動化部門主管Katsuhiko Omoto認為,今年幾乎沒有什么復興的希望。“我們預計不會出現多大增長。”他在公司總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這種跟柜子差不多大的設備最終大約有三分之一用在了中國的工廠里,用于組裝公司的iPhone或其他移動設備。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Technavio的測算,貼片機市場規模將從目前的40億至5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70億美元。
由于電視機業務深陷泥潭,松下已經經歷了多年的虧損。該公司將于周三晚些時候宣布4月至6月的季度業績。湯森路透旗下金融數據服務公司StarMine根據精準度和時效性匯總的分析師的預測顯示,該公司當季營業利潤有望增長約30%,達到500億日元(約合5.1億美元)。
松下的零部件裝配機器人業務大約為該公司貢獻了1.4%的營收,但營業利潤占比卻達到6%.
智能手機回落
智能手機銷量仍在增長,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預計,年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從今年的9.17億部增至2017年的15億部,但過去5年經歷的超高增速卻會逐步放緩。
IDC認為,美國等成熟市場今年的銷量大約會增長15%,低于去年的20.6%,2017年則會進一步放緩至4.6%.新興市場的增速也會從去年的35%回落至12%.中國占據需求的三分之一左右。
KatsuhikoOmoto認為,松下可以通過與眾多小型中國手機制造商的合作來提升貼片機*,這些公司正在逐步搶占蘋果公司的市場。蘋果公司今年4月至6月的大中華區營收環比驟降43%.除此之外,由于松下貼片機業務的營業利潤率已經從10%降至8%,因此KatsuhikoOmoto還計劃將智能手機相關業務的依賴度從30%降至25%,同時增加對汽車自動車床行業的銷量。
適應市場趨勢
自動停車、碰撞警告系統、攝像頭、復雜的引擎、懸掛管理電腦等設備,都增加了汽車電子系統的復雜性。除此之外,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發展,也都需要比傳統燃油汽車更多的電子元件。
“汽車的電子元件只會有增無減。”豐田汽車雷克薩斯品牌副工程師NaokiKobayashi說。他指出,該公司最近推出的IS車型的電子控制單元就比之前的車型多出五分之一。
作為日立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日立高新同樣希望從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鏈中挖掘機會。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似乎已經觸頂。”日立高新總經理MasatoshiKurosawa說。他還補充說,目前尚未發現有任何新款消費電子產品可以對沖智能手機的下滑趨勢。他的公司和其他貼片機制造商通常可以提個月接到新產品發布的通知,因為生產企業都需要提早采購新的生產設備。
迎合自動車床行業需求
重機高管HiroshiNakamura表示,如果要轉而為汽車自動車床行業供應設備,貼片機就要降低對速度和小型化的關注,同時重點加強可追溯性。
“市場近幾年一直關注智能手機,表明所有人都在努力生產高速設備。”他說,“汽車廠商則有著更加嚴格的安全制度,所以不會使用尖銳的零部件。”
在重機的樣品間里,HiroshiNakamura展示了一臺機器人,每次將零件裝配到電路板上時,都能夠拍攝6張照片。這一數據會存儲到數據庫里,以便汽車廠商迅速追溯生產問題。
雅馬哈很早以前就開始為汽車自動車床行業供應貼片機。該公司也注意到,原本專注于智能手機的競爭對手也開始轉而發展汽車自動車床行業,從而對該公司構成了競爭壓力。為了應對這一現狀,該公司開始與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合作。雖然他們采購的松下高速貼片機減少了,但雅馬哈卻可以讓裝配連接器等仍在通過手工操作的流程實現自動化。
這種產品在中國臺灣大受歡迎,那里的年薪漲幅超過了10%,推升了勞動力成本。“中國、泰國和越南的工資都在上漲,因此增加了自動化的吸引力。”雅馬哈貼片機業務主管HiroakiFujita說。
上月收購了貼片機業務的重機同樣對這一趨勢很感興趣。“只要比手工操作快就足夠了。”HiroshiNakamur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