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遼陽醫院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151 發布時間:2019-10-10遼陽醫院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方案設計范圍包括污水處理工程內的污水處理工藝、土建和電氣控制等。污水處理工程以外的管網收集、出水外排、總電源引線等由業主負責實施。
本產品由wang于2019.10.10發布
工藝流程說明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為“調節池→生物氧化→接觸消毒”。醫院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好氧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調節池、生化處理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焚燒。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非傳染病和傳染病污水)
傳染病醫院的污水和糞便宜分別收集。生活污水直接進入預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后進入調節池,病人的糞便應先獨立消毒后,通過下水道進入化糞池或單獨處理(如虛線所示)。各構筑物須在密閉的環境中運行,通過統一的通風系統進行換氣,廢氣通過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線消毒系統。
工藝特點
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機污染物,好氧生化處理可選擇接觸氧化、活性污泥和好氧處理工藝,如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采用具有過濾功能的好氧處理工藝,可以降低懸浮物濃度,有利于后續消毒。
自控要求
(1)采用全自動可編程序控制,設手動、自動兩種控制方式。
(2)調節池提升泵由浮球水位器控制,低水位停止,高水位啟動,超警戒水位二臺同時啟動,正常工作為一臺水泵,且能自動切換,切換時間每4小時切換一次;
(3)回流泵與調節池提升泵聯動;
(4)風機與調節池潛污泵聯動,當污水斷流時,風機能自動間歇運行,保證生物膜的活性,間歇運行時間:工作20min,停機20min。好氧曝氣風機為一備一用,自動切換時間為:每8小時切換一次。
(5)沉淀池排泥采用氣提時序控制,周期性運行,當污水斷流時,4小時運行5分鐘。
(6)過濾泵受中間水池水位計控制,低水位停止,高水位啟動,超警戒水位二臺同時啟動,正常工作為一臺水泵,且能自動切換,切換時間每4小時切換一次;
(7)反沖泵手動控制;
(8)控制時序均可任意調節,并備有過流、缺相、過壓、欠壓等故障情況自動保護聲光報警功能。
(9)污水處理設備20小時運行,控制系統自動化程度較高,污水處理站需設值班人員一名。
(10)為保證污水站正常運行,有必要設置雙電源,電源采用三相五線制。
設施的運行
1、站場污水處理設施一般采用自動操作,將電控箱箱面轉換開關旋至“自動”位置,污水處理設施即可自動運行。
(1)污水泵: 調節池污水泵(進水泵)由調節池內液位控制器自動控制。液面上升至中液位時,1﹟污水泵開始運行;液面繼續上升至上液位時,2﹟污水泵開始運行,液面下降至中液位時,2#污水泵停止,液面繼續下降至下液位時,1#污水泵停止。1﹟、2﹟污水泵為連續運行3小時自動切換。
(2)風機: 自動運行程序啟動后,風機進入*工作方式,風機連續運行。1﹟、2﹟風機連續運行3小時自動切換。
當調節池液位連續處于下液位1小時后,風機自動切換成第二工作方式,工作狀態為風機停止2小時,運行0.5小時,如此循環,此狀態直至調節池液面升至上液位時,再切換為*工作方式。
(3)污泥氣提裝置。 污泥氣提裝置工作狀態: 1m3/h污水處理設施為間隔6小時運行5分鐘。 0.5m3 /h污水處理設施和好氧池曝氣一起運行。
醫院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
調試步驟
1)將清水注入氣浮池,以檢查池各部分有無滲漏情況。
2)對溶氣水泵灌水排氣,待啟動后,逐漸打開出口水管閥門,直至全部開足。
3)待溶氣罐內水位上升,壓力達到水泵所能提供的zui大值時,突然打開溶氣罐出水閥門,以壓水沖洗溶氣管,如此反復幾次。接著啟動空壓機,待溶氣罐內氣壓達490kPa時,同樣,突然打開溶氣罐出水閥門,以急速的氣流再次沖洗溶氣管道,并重復幾次。zui后,仍以壓水沖洗幾次。這樣多次操作,直至溶氣管道沖靜,然后關閉溶氣水泵和空壓機。
4)打開接觸室及反應室的放空閥門,使水位下降至一定度或放空。
5)逐個安裝上釋放器,并用手旋緊。(不*扳手擰緊)
6)重新開啟溶氣水泵和空壓機,待空壓機的壓力超過水泵的壓力時,稍稍打開閘閥,使氣水同時進入溶氣罐溶氣,注意不能將氣閥開的過大,以免空壓機壓力急劇下降而產生水倒灌的現象。
7)當觀察到溶氣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深時,應全部打開溶氣罐出水閥門,并在接觸室觀察溶氣水的釋氣情況及效果。
8)用閘閥調控空壓機的供氣量,直至溶氣罐的水位基本穩定在0.6-1.0米范圍內(既不淹沒填料,也不能過低),少量的水位升降可用微啟溶氣罐放氣閥予以調整。將出水閥*打開,防止出水閥門處截留,氣泡提前釋出。
9)待溶氣與釋氣系統*正常后,開啟進水閥門,同時投入稍過量的混凝劑。
10)控制進水閥門,以限制進水量在設計水量范圍之內。
11)控制氣浮池出水閥門,將氣浮池水位穩定在集渣槽口,待水位穩定后,用流量計、水表等設備測量處理水量,并用進出水閥門進行調節,直至達到設計流量為止。
12)在運轉初期要不斷檢驗主要水質指標。不合格的出水,應通過超越管道直接排入下水系統,或回至集水池。合格后,才進入后續處理構筑物。如處理水質過好,可逐漸減少藥劑投加量,直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