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廣州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銷售
閱讀:295 發布時間:2019-11-22廣州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銷售
小宇環保注重質量、注重品質,專業打造。我們專注于生活污水的處理、醫療污水的處理、洗滌污水的處理、養殖、屠宰及相關的生產廢水的處理。如有意向采購可找我們詢價、做方案、做技術介紹、出施工圖紙等都會一一滿足。
地下空間工藝設計與節能減排技術亮點
2.1.1地下工藝設計的原因
由于芬蘭平原較少,而山地較多,所以該污水處理廠在選址時,為了少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所以選擇建在地下。該污水處理廠的治理目標是實現現在和確保未來的高品質污水處理需求。
該地下污水處理廠位于巖洞內,地下占地面積約為14hm2。該廠廠址高于海平面,出水經過巖石隧道,采用重力流排入大海,出水口位于水底20m深處。這個設計還可防止海水倒灌入處理廠。挖掘工作從1988年初持續到1992年,所有處理設備均處于地下,水池等設施利用原有的巖石,混凝土只在需要的地方才采用。該廠利用產生的沼氣來發電和供熱,供本廠使用。
2.1.2技術亮點
該廠的工藝亮點是通過熱電聯產設備回收電能和熱能。該廠污泥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年產量為1340萬Nm3,目前產生的電力可以滿足該廠電力需求的70%,2017年的目標是提高至80%(見表3)。目前,產生的熱量可以滿足污水處理廠自身需要。
2.1.3運行維護與未來規劃
根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廠運行費用為1180萬歐元,人工費用260萬歐元,外包服務費用370萬歐元,材料和設備維護費用440萬歐元,翻新投資費用380萬歐元,總計2630萬歐元。
隨著赫爾辛基市的人口不斷增長,以及廢水產量和氣候現象的增加,變暖為污水處理廠帶來新的挑戰。另外,污水處理廠的現有處理能力逐漸難以滿足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該污水處理廠一直致力于研發與提標改造。此外,提高工廠的能源效率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圖6為污水處理廠在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板回收能量。
該污水處理廠建于山洞中的原因是它緊靠奧斯陸峽灣,峽灣附近沒有足夠大的場地便于污水處理廠建于地上,并且峽灣邊是奧斯陸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所以該廠選擇建于山洞中。該污水處理廠位于法國南部城市馬賽,始建于1987年,服務面積包括馬賽和周邊16個鎮,日處理量約24萬m3。該污水處理廠是世界占地面積zui大的地下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為3hm2(見圖4)。
1.4.1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主體工藝包括物理化學處理和生物處理兩部分。在生物處理工藝段,采用ACTIFLO?高速澄清器和BIOSTYR?曝氣生物濾池的組合,將生物處理、澄清與過濾結合在一個緊湊的系統中。ACTIFLO?高速澄清器和BIOSTYR?曝氣生物濾池都是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易于維護和低能耗的設備。
1.4.2污泥處理工藝
污泥處理廠設在一個前采石場里,距離污水處理廠6km。污泥處理工藝包括厭氧消化、脫水、濃縮和高溫干化。厭氧消化的停留時間為10~12d,溫度為55℃。污泥zui終經過離心濃縮,zui終的產品用于農業化肥。
1.5日本神奈川縣葉山町污水處理廠
神奈川縣葉山町污水處理廠位于神奈川縣葉山町,該廠為山中隧道式處理廠,隧道的zui大開挖斷面積為420m2的軟巖地層,是日本大的地下洞室(見圖5)。
該廠在日本國內是僅次于島根縣鹿島鎮污水處理廠的第二大污水處理設施。隧道式污水處理廠是日本下水道事業團應用道路隧道施工法而進行開發的。由于這種施工法是把大部分處理設施都集中在隧道內,所以即使在平地面積較少的地區,也能夠確保處理廠正常的工作,該處理廠采用分流排放方式,排放地點為森戶河支流大南鄉河。該處理廠設計服務面積為610萬m2,服務人口26萬人,設計處理污水量2.47萬m3/d,處理廠占地面積為2.95萬m2,于1999年投入運行。該廠采用“活性污泥法+深度處理+消毒”的工藝路線,污泥處理采用濃縮脫水后外運。作為污水廠這兩年新興的化學除磷問題,現階段僅僅是大幕的開啟階段,后續的大量的問題還會不斷的涌現出來,作為污水廠的運行管理人員,要認識到化學除磷背后的種種問題,通過合理的生物利用,降低化學藥劑的大量使用,理解和強化生物除磷作用,用自然的方式治理自然,才能被自然所接受。對于化學除磷在污水廠內的是與非,我們還要不斷的關注和討論,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共同面對污水廠的除磷問題。
1.3荷蘭Dokhaven污水處理廠
該污水處理廠位于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市中心,是全荷蘭一座地下污水處理廠(見圖3)。該廠于1977年開始規劃,1981年開工建設,1987年11月3日正式啟動運行,其設計處理能力為47萬人口當量/d,處理后的污水排放口設在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