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連播2條!央視聚焦銳科激光
閱讀:111 發布時間:2023-8-20內容來自*報道
8月10日,央視《朝聞天下》“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欄目走進武漢,聚焦技術如何在光谷破局。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被譽為“中國光谷”,這里不僅是大的光纖光纜研發生產基地,也是的激光產業基地。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光谷每一個的成長,每一項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幾乎都伴隨著對“卡脖子”問題的突圍。從企業獨索再到全產業鏈協同,今天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記者走進湖北武漢,看技術如何在光谷破局。
以光筑“鏈”融合攻堅
助推“國產替代”加速度
這是大的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生產線,工作人員正在對即將交付的產品做最后的技術性能測試。2022年10月,這條產線剛剛投入使用,產品訂單就達到了過去5年的總和。
華工科技三維五軸產品線總工程師 胡軍巍:2022年我們實現了200臺的交付,到今天(2023年7月底)我們實現了接近280臺的交付。
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被廣泛地應用于汽車船舶、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是加工異形曲面零部件的利器,也代表著目前激光數控機床的技術水平。因為精度高、速度快、斷面更平滑,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帶來的熱成形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車整車的重量,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它的需求尤為迫切。
華工科技三維五軸產品線總工程師 胡軍巍:一臺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涵蓋主要的核心單元技術,一個是數控系統,也就是相當于是它的“大腦”;第二個是激光器,相當于它的光源;第三個就是這個三維五軸切割頭,相當于一把刀。通過“大腦”去指揮這個光源,通過刀頭對零件進行異形曲面的加工,整個是,一氣呵成。
一氣呵成,來自三個核心單元技術的高效協同。記者在調研時發現,制造一臺完整的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要涉及300多家企業提供的上萬個零部件,而其中最核心的這“三件套”,直到1年前都無法擺脫進口依賴。
早在2018年,華工科技就推出了套擁有國產化切割頭的三維五軸設備,因此還獲得了當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但當產品真正服務于市場時,華工科技依然受困,因為另外兩個核心單元技術的國產化缺一不可。
銳科激光副總經理 李杰:又是國外全壟斷,你的所有的汽車廠或者板材的加工廠全部是排隊,拿著現金去排隊。有了大批量的市場應用所以就有需求,它也在努力地去嘗試,去幫國家這種行業去解決問題,我們到底怎么去破局。
破局,既要解決客戶的痛點,更要打通行業的堵點,聯合攻堅打破壟斷,兩家企業一拍即合。成立于2007年的銳科激光,經過十幾年的深耕,銳科激光已經獨立完成了對產業鏈上游的整體布局,成為進口激光器力的競爭者之一。
銳科激光副總經理 李杰:想去打破這種國外的壟斷或者的應用,我也需要一些的支點去實現我的這種升級,然后往更高的技術層面去做。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新強:企業的競爭,包括產業的競爭,核心還是一個供應鏈、產業鏈的競爭,我們就感覺到必須這種供應鏈、創新鏈在自主可控的情況下,我們才能開發出比較好的、滿足客戶需要的產品。
確保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就必須推動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華工科技和銳科激光攜手后,又迅速向華中數控拋去了橄欖枝。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田茂勝:看起來就是一個簡單的設備,但實際上它是機、電、液、控制、材料等等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我們的目標、我們的使命就是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制造。
強鏈補鏈 國產三維五軸C位出道
數控系統是機床裝備的“指揮大腦”,一直都是國外對我國實行長期的戰略物資。從2020年開始,一場“換腦工程”正式開啟了三維五軸全面國產化替代之路,圍繞這條破局之路,一個由“鏈主”帶動的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機制開始聚合發力。
在湖北省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中,聚焦了16條重點產業鏈,方案機制之一就是選取產業鏈上擔任“鏈主”,通過融合創新,集中攻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全力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華工科技、銳科激光、華中數控三大鏈主“結盟”,在一條產線上,展開了多企業、多領域、多學科交叉的協同創新。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新強:國家支持的一些產業方向就是我們發力的重點,這幾個核心企業一起,大家有專班,封閉式研發,供應鏈也是響應很迅速。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田茂勝:從上游來講,我的芯片廠家、我自己的電機、我的材料等等,這些供應方合作起來,保障我的整套數控系統產品有保障、技術有保障,深度地融合,我這一條鏈就通了。
記者在幾家企業調研,感受最深的就是,三大“鏈主”成為出題者,圍繞數控系統、切割頭、激光器延伸的各產業鏈所有環節都成為答題者,應用場景豐富、市場需求明確,三維五軸的國產化替代,在生產制造、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真正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隱形之手”。從1到100臺的突破,華工科技打磨了整整5年時間,而聯合創新讓100到200臺的推進速度縮短到不足一年。
銳科激光副總經理 李杰:從政府的角度,它拿出了這種對于產業鏈的支持,又有了我們的技術來突破,我們就打開了一片藍海。
在華工科技三維五軸智能裝備的這條產線上,訂單國產化率超過了90%。成本下降、產能提升,就在我們調研期間,企業又接到了來自一家汽車廠商近50臺的訂單。目前,華工科技三維五軸的國內已經達到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