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養殖廢水處理設備對規模養殖場的意義
閱讀:247 發布時間:2021-5-24在中國,養殖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給農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集約化、規?;?,養殖糞污的處理成為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在成熟的污水處理設備領域,選擇正確的工藝對規模養殖場的污水處理至關重要。
養殖廢水因排水量水溫較低、沖洗欄舍的時間相對集中,沖擊負荷大、廢水固液混雜,有機物濃度高,粘稠度大等特點,治理難度大。同時,因養殖屬于高風險、微利潤的行業,對于環保設施投入的資金敏感性高,必須控制好設備安裝成本和后期運行成本。
吉豐科技公司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究養殖糞污的處理和利用,針對無法進行糞污全額消納的養殖場,主要打出減量排放、全量化收集、資源化利用、達標排放相結合的組合拳,讓養殖場在進行環保設施投入的同時,見到明顯的經濟收益,從而增強其投入的信心和意愿。
吉豐科技在進行環保設備配型前,首先會對養殖場排污現狀做一個全面測評,利用各種方式幫助養殖場從源頭減少排污量,從而有效減少設備的成本投入。進入工業化處理程序之前,利用固液分離機對原水進行干濕分離,分離出的干糞經過發酵后可以直接外售,目前市場售價在100--300元/噸價格不等,按照存欄2000頭豬規模計算,年可增加收益不少于7萬元。糞水進入沼氣池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既可用于生產生活能源使用,也可用于發電利用,一年節約的能源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益。同時,在沼氣池中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小分子有機物進一步分解為CO2和CH4,在沼氣池內,可去除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質,為后續的好氧生物處理減輕負荷。生化處理過程中,各池體污水主要以通過自流運行,盡量減少水泵電機的運轉,減少運行中的電費成本。污水通過生化、水解酸化、脫色消毒等一系列處理后,進入一體化MBR膜污水處理設備,使廢水中氨氮、有機物含量低于國家排放標準,經清水池直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