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回首2012年 我國機床產業發展現狀
閱讀:457 發布時間:2013-1-21 伴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2012悄然走過。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數十億的人口被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忽悠了一把,同在這一年,整個機床工具行業也被持續放緩的經濟形勢擺了一道。尤其對于中國來說,受經濟增速放緩的直接影響,2012年中國機床工具市場需求總量大幅減少,需求結構加速升級,由此對行業企業的經營發展也造成了較大影響。可以這么說,2012年是中國機床工具行業歷經轉型之痛的一年,這一點,足可從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2012年1-10月機床工具行業的相關數據窺見端倪。
風雨飄搖中的機床行業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10月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766.7億元,同比增長11.1%,而2011年則同期同比增長了30%,增速下滑明顯。此外,1-10月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產值5,592.7億元,同比增長10.8%。機床工具行業產品銷售率為97.0%,比上年同期減少0.7個百分點。1-9月份機床工具行業本期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4.2%,增幅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40.7個百分點。1-9月份整個行業實現利潤283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3.6%。
而國統局對217家重點機床企業統計數據顯示出更為嚴峻的形勢和更為突出的問題。這些企業共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99.8億元,同比下降18.1%,金切機床產值為462.7億元,同比下降19.1%,其中數控金工切產值322.9億元,同比下降14.7%,金切機床產量為244,594臺,同比下降29.7%,基中數控金切產量為98,083臺,同比下降19.0%。成形機床產值為96.7億元,同比下降18.2%,滾動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兩個行業的產值下滑幅度相對較大,同比分別為-35%和-35.8%,機床附件行業同比下降-21.9%,工量刃具和機床電器行業降幅稍小,分別為-4.2%和-4.1%。
另外國家*對217家重點機床企業統計還顯示,機床行業出口的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分別同比下降34%和24.7%。新增訂單代表了2013年的*,也就是說2013年我們在銷售市場方面形勢是比較嚴峻的。對此,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機床工具分會孫廣彬秘書長表示,*個月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嚴峻,行業全年形勢不容樂觀;當前市場變化迅速,中低端產品市場需求總體收縮,用戶對產品和服務水平要求迅速提升,這種變化將成為未來市場的常態。
中國機床行業是否從此陷入一蹶不振?
一連串的赤紅數據無疑給行業各方勢力都帶來了的難題,人們也不禁暗自疑惑,中國機床行業是否真的將從此陷入一蹶不振?面對這一疑慮,*宏觀經濟研究部余斌部長在日前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第六屆七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發表專題演講時,從經濟學的視角說道,縱觀國內大勢,中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內涵和條件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不同于以往。機遇和挑戰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余部長這一深入淺出的論述無疑讓業內人士豁然開朗,也給所有企業吃了一顆*。
此外,我們還可看到,2013年一系列有關大型基礎設施的投資也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尤其是對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機場和電網擴展的投資。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現代化進程加速,對的現代制造技術的需求隨之提高。
zui后,我們可適時回顧一下中國機床行業“十二五”發展目標:(1)機床工具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000億元;(2)數控機床年產量超過25萬臺,國內*達到70%以上(按銷售額計);(3)機床工具行業全年出口額達到110億美元,其中機床出口占40%以上;(4)全行業平均工業增加值率達到30%;(5)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0%;(6)重點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超過4%。
另外十二五期間,我國機床業發展還需從以下四個方向來進一步發展:
1.推進國企改革,加快體制、機制創新
機床工具行業國企改革要有利于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有利于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整體進步。深化體制改革,加快企業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可以增強企業內在活力。要推進大中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應通過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剝離辦社會職能等,精干主體,提率。要推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深化勞動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要積極創造條件,拓寬融資渠道,籌集發展資金。鼓勵民營企業發展數控機床及功能部件產品。
2.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化水平
產業結構調整要在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提高生產集中度和專業化協作為重點,按市場需求和經濟規模組織生產,發揮規模效應,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要通過結構優化、資產重組,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和“小強人”企業。當前國產功能部件發展滯后,成為制約數控機床發展的瓶頸,要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形成專業化、規模化、高水平的功能部件配套產業。提高普及型數控機床*是“十一五”期間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行業工作的主戰場。決勝主戰場,國產數控機床才有發展的空間。要從質量、可靠性、服務等方面人手,創、擴市場、爭出口。這是生存的需要,是發展的重舉。
3.加快產品開發,增強創新能力
加快建立數控機床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并以重點企業為主體,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開發中心,構成行業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創新、產學研結合、自主開發等多種方式,形成新的開發體系和機制,解決開發水平、開發速度、開發一次成功率、降低開發成本四個方面的問題。要以重點項目需求為依托工程,組織技術攻關,加快數控機床品種開發,帶動技術開發能力全面提升。要突出高科技人才和高技能工人培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形成機床工具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強基礎研究和開發研究,提高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要重視技術標準和工作,加強知識產權保保護,進一步提高行業技術創新實力。
4.加強合作,提高合作質量
我國的數控產品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要努力尋求用較短時間、較快速度和較低成本,縮小這種差距。zui有效的辦法就是和國外*企業合作、合資,以市場換技術,以學費換人才,以股份換投資,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前,要積極利用產業向中國轉移的機遇,積極地、有選擇地承接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提高機床工具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層次。在接受生產力轉移的同時,要積極爭取*技術轉移,注重*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加強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的綜合集成,通過有效的合作,提高開發能力和產業化水平,形成競爭優勢,實現機床工具產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