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高精度無心磨床加速航天航空業發展
閱讀:266 發布時間:2022-2-10高精度無心磨床加速航天航空業發展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航空設備制造業研制生產了數十型、萬余架各類飛機和民用飛機,并出口了數百架飛機和眾多配套的發動機、機載設備及生產線,一個專業門類比較齊全,科研、試驗、生產手段基本配套的航空器制造業體系已經形成。
1979年以來,中國制造的航空產品陸續進入國際市場,民用飛機也先后向18個國家和地區成批出口,并承攬了美國波音公司、加拿大航空公司、德國航空公司、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和法國宇航公司等外國公司的轉包生產業務。2004年中國經過國際競爭與埃及簽訂了出口80架K8E飛機及生產線的合同,以技術轉讓形式出口,實現了從單純出口航空產品到出口技術含量更高的飛機生產線的跨越。目前,我國飛機出口主要有以下幾種機型:新舟60MA60型飛機,以可靠性、經濟性和舒適性使其在國際航空支線運營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曾出口到老撾、毛里塔尼亞等國家;運八中型飛機,目前已出口到蘇丹、斯里蘭卡、伊郎等國家,受到使用者的廣泛好評;運十二型系列飛機,已出口到亞非拉、中東等幾十個國家,主要用于海洋監測、油田和旅游等多種用途。在民用飛機零部件出口方面,波音737每十架當中有七架的飛機垂尾等重要配件是由我國生產的。
中國航天器制造業自1979年4月24日成功發射顆人造衛星以來,已初步形成了系列化、平臺化發展的應用衛星體系。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于2002年6月與法國阿爾卡特宇航公司就衛星推進系統過濾器出口簽訂了正式合同,從而實現了中國衛星零部件產品出口零的突破。近年來,以載人航天技術實現歷史性突破為標志,我國航天事業迎來了發展速度、技術跨越、成果最豐碩的歷史時期。在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回收,標志著中國成為三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獨立掌握空間技術的大國之一。同時,中國運載火箭的質量、技術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于1997年成功地將菲律賓馬部海衛星、“亞太2R”衛星、兩顆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送上太空。
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主要包括飛機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兩大部分,由于產品特點所決定,航空航天設備制造一般都需要大型、高速、精密、多軸和高效數控機床。(數控磨床的故障排查方法)
在飛機制造方面,可以分為飛機的發動機、機身類零部件、飛機載設備和飛機起落裝備等部分說明。由于飛機的發動機種類很多,加工方式大同小異,所需設備以高精度數控機床為主,如加工箱體的4軸以上聯動臥式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加工葉片的5軸聯動葉片加工中心、加工主軸用數控車床和高精度數控磨床等;機身類零部件(包括機頭、機翼和尾翼等)主要為大型框架結構,材料以鋁合金和鈦合金等為主,其加工工藝也是大同小異,設備以數控龍門式機床為主,如數控龍門鏜銑床、數控龍門加工中心、數控落地銑鏜床、數控5軸聯動龍門加工中心等;由于飛機載設備種類很多,所需設備也比較復雜,一般需要規格較小的高精高速的數控機床,如中小型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高精度數控車床和數控磨床等。飛機起落裝備所需材料比較特殊,起落支架采用高強度的鈦合會等材料,加工難度大,其毛坯需要萬噸壓力機鍛造成型,機械加工需要數控落地銑鏜床、龍門5軸聯動加工中心等設備。(高精度無心磨床研磨原理及方式說明)
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大發展對機床行業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結合航空航天設備的特點,未來航空航天制造企業將采購一大批高速加工中心、5軸加工中心和5軸高速龍門銑床等關鍵設備。目前重點急需的是5軸加工中心。加工航天發射的運載火箭、艙體等大件,需要100t以上大噸位旋壓機,φ3000mm以上5軸雙柱立式車銑中心、φ16000mm以上落地銑鏜加工中心、加工寬度2000mm以上寬龍門鏜銑加工中心等重型機床。
目前,航空航天設備業既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又具有未來相對確定的業績預期,同時產業整合方興未艾,在新機遇下將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