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熱能去毛刺工件的清洗方案
閱讀:553 發(fā)布時間:2012-10-8 熱能式去毛刺工藝在多數(shù)情況下是當工件被清洗后才結束。由于毛刺的氧化,在腔體內形成了一種廢氣和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一部分金屬氧化物凝聚在工件上形成氫氧化合物或粉末。剩余部分被通過被通過腔體抽氣系統(tǒng)排除。
對鋼件及鑄鐵件來說,清洗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熱能式去毛刺之后的殘余物以二氧化鐵及三氧化鐵的形式淀積在工件表面上。一般情況下,氧化鐵的顏色為暗紅至灰黑色。任何一種適合的對工件的清洗都必須盡快的進行,因為氧化鐵長期來說會對工件表面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工件清洗就十分有必要。
一般的清洗方法是工件由酸液來腐燭,在一個浸泡中用具有腐燭性的磷酸浸泡。雖然有效,它也有缺點:
1、對人類和環(huán)境造成負擔;
2、處理成本高;
3、在組件中可能有酸的殘留物,可在以后導致大的損失;
4、不能排除氫脆;
特別是對鋼件及鑄件工件應在短期內(1至zui多3天)用適合的方法清洗,長時間停留在工件表面上的氧化鐵可在其表面上產生孔燭。
蘭生公司推薦的美國熱能去毛刺機床提出了自己*的清洗方法:借助于超聲波及酸堿中性的洗滌劑的清洗。這一技術已在國外得到普遍的應用,在一個單腔體設備中工件被放在框內旋轉,工件浸泡在液體中,通過超聲波清洗,用高壓噴淋(大約16至18巴),抑制鈍化并真空干燥。雖然設備投資比較高,但低廉的能量消耗很快的補償了這一費用,這一酸堿中性的清洗劑在40度以上就可以工作,而酸液清洗要在至少60至70度時才能工作。(常州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