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常用磨料代號、特性及適用范圍
閱讀:752 發布時間:2013-6-171.砂輪的特性與選擇
砂輪是磨削加工中zui主要的一類磨具。砂輪是在磨料中加入結合劑,經壓坯、干燥和培燒而制成的多孔體。由于磨料、結合劑及制造工藝等不同,砂輪的特性差別很大,因此對磨削的加工質量、生產率和經濟性有著重要影響。砂輪的特性主要是由磨料、粒度、結合劑、硬度、組織、形狀和尺寸等因素決定的。
(1) 磨料 磨料是砂輪的主要組成成分,它應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耐熱性和一定的韌性,以承受磨削時的切削熱和切削力,同時還應具備鋒利的尖角,以利磨削金屬。常用磨料代號、特點及應用范圍見表8.2.4。
(2)粒度 粒度是指磨料顆粒尺寸的大小。粒度分為磨粒和微粉兩類。對于顆粒尺寸大于40μm的磨料,稱為磨粒。用篩選法分級,粒度號以磨粒通過的篩網上每英寸長度內的孔眼數表示。如60#的磨粒表示其大小剛好能通過每英寸長度上有60孔眼的篩網。對于顆粒尺寸小于40μm的磨料,稱為微粉。用顯微測量法分級,用W和后面的數字表示粒度號,其W后的數值代表微粉的實際尺寸。如W20表示微粉實際尺寸為20μm。
砂輪的粒度對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和磨削效率影響很大。磨粒粗,磨削深度大,生產率高,但表面粗糙度值大。反之,則磨削深度均勻,表面粗糙度值小。所以粗磨時,一般選粗粒度,精磨時選細粒度。磨軟金屬時,多選用粗磨粒,磨削脆而硬材料時,則選用較細的磨粒。粒度的選用見表8.2.5。
表8.2.4常用磨料代號、特性及適用范圍
系別 | 名稱 | 代號 | 主要成分 | 顯微硬度(HV) | 顏色 | 特性 | 適用范圍 |
氧化物系 | 棕剛玉 | A | Al2O391~96% | 2200~2280 | 棕褐色 | 硬度高,韌性好,價格便宜 | 磨削碳鋼、合金鋼、可鍛鑄鐵、硬青銅 |
白剛玉 | WA | Al2O3 97~99% | 2200~2300 | 白色 | 硬度高于棕剛玉,磨粒鋒利,韌性差 | 磨削淬硬的碳鋼、高速鋼 | |
碳化物系 | 黑碳化硅 | C | SiC>95% | 2840~3320 | 黑色帶光澤 | 硬度高于剛玉,性脆而鋒利,有良好的導熱性和導電性 | 磨削鑄鐵、黃銅、鋁及非金屬 |
綠碳化硅 | GC | SiC>99% | 3280~3400 | 綠色帶光澤 | 硬度和脆性高于黑碳化硅,有良好的導熱性和導電性 | 磨削硬質合金、寶石、陶瓷、光學玻璃、不銹鋼 | |
高硬磨料 | 立方氮化硼 | CBN | 立方氮化硼 | 8000~9000 | 黑色 | 硬度僅次于金剛石,耐磨性和導電性好,發熱量小 | 磨削硬質合金、不銹鋼、高合金鋼等難加工材料 |
人造金剛石 | MBD | 碳結晶體 | 10000 | 乳白色 | 硬度*,韌性很差,價格昂貴 | 磨削硬質合金、寶石、陶瓷等高硬度材料 |
表8.2.5磨料粒度的選用
粒度號 | 顆粒尺寸范圍/μm | 適用范圍 | 粒度號 | 顆粒尺寸范圍/μm | 適用范圍 |
12~36 | 2000~1600 500~400 | 粗磨、荒磨、切斷鋼坯、打磨毛刺 | W40~W20 | 40~28 20~14 | 精磨、超精磨、螺紋磨、珩磨 |
46~80 | 400~315 200~160 | 粗磨、半精磨、精磨 | W14~W10 | 14~10 10~7 | 精磨、精細磨、超精磨、鏡面磨 |
100~280 | 165~125 50~40 | 精磨、成形磨、刀具刃磨、珩磨 | W7~W3.5 | 7~5 3.5~2.5 | 超精磨、鏡面磨、制作研磨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