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機床:安徽經濟回升明顯 “日子好過了”!
2016年,隨著安徽省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力推進,安徽省制造業經濟運行先抑后揚、穩中有進,下半年經濟回暖跡象明顯。為深入了解制造業企業當前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今年2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工業和景氣調查處對銅陵、黃山兩地的部分制造業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從調研情況來看,當前經濟回暖向好趨勢明顯,企業在逆境中奮力突圍,實現良好發展,期盼政府在外部環境建設上給予更大的支持。
經濟回升 感受暖意明顯
此次調查企業共計9家,涵蓋大、中、小、微四類,涉及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印刷、裝備制造、儀器儀表、橡膠和塑料制品、鐵路運輸設備、電器器材等多個行業。
企業調研中反映出來的共同特點就是,目前市場環境較2014年、2015年有了很大改善,尤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生產和訂單情況雙雙走高,企業明顯感到“日子好過了”。
調研的中型企業中,黃山皖南機床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數控機床,2016年實現產值2.2億元,實現利稅1400萬,行業排名從3年前的50名左右升至第28名,*也大大提升。
經濟回暖向好,既有大環境改善的帶動作用,也有政府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動作用,而企業發揮zui大的智慧奮起而為也是關鍵性力量。調研中發現,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在經濟低潮時期,立足自身條件,面向市場需求,積極應對,多方探索,補短板、降成本、待時機,在突圍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方法。
各方嚴控 降低成本費用
自2016年3月至今,安徽制造業采購調查的購進價格指數連續12個月于榮枯線上運行,去年下半年原材料價格猛漲。人工成本上漲近兩年來一直是企業經營的主要困難。運輸成本自2016年9月份以來上升成為企業反映經營困難的主要問題之一。面對成本攀升,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從不同環節入手,圍繞增效益,大力“降成本”。
精打細算降低原材料成本。部分企業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流程,將產品廢料作為生產添加重新投入使用,節約原材料投入。富鑫鋼鐵將不合格的成品鋼條和生產中產生的邊角料,與鐵水按照一定比例重融再煉,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原材料節約。
循環利用降低能耗成本。鋼鐵企業是國內工業生產耗能大戶,其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余熱、余壓和余氣。富鑫鋼鐵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能利用起來,建立發電組,減少環境污染排放,有效回收了二次能源,降低鋼鐵生產能耗。
運用自動化裝備降低人工成本。人工成本高企,機器替代人工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制造業企業的選擇,自動化生產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大中型企業,不少小微企業也啟用自動化設備。調研發現,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華翔電子,因為節后用工缺口始終難以彌補,購進了27臺自動化設備,現已投入使用8臺,節約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
實施“小微管理”降低管理費用。“小微管理”就是精細化管理理念的生動化。在現代企業競爭中,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都意識到管理做精做細的重要性。皖南機床廠運用“小微管理”策略,對每條生產線上各個環節的人員、崗位、職責予以明確,不留多余的人,不留多余的環節,不留多余的開支,并將生產效益具體分解到生產線,以此作為績效考核依據。
技術改造 增強核心競爭力
為適應市場向高層次需求的變化發展,不少企業開始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研發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深化技術改造,加快升級換代,增強產品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皖南機床廠主要生產銑床,過去一直生產普通機床,由于轉型生產數控機床快人一步,從而在經濟下滑時期未遭受重創,反而企業行業排名從3年前的50名左右,上升至2016年的第28名。企業確定了以數控機床為核心產品,與先進國家和地區開展經驗交流,與先進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將企業工程師送出去培訓,打造具有研發創新能力的本土化團隊。
定位市場 鎖定客戶
自2016年下半年起,新訂單指數快速持續上升,下半年指數均值較上半年均值增加2.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長3.3個百分點。訂單增加的背面,是成本和費用的不斷抬高,利潤空間不斷壓縮。這種情況下,企業能否定位產品市場,抓住客戶是決定企業能否繼續生存的重要條件。
調研發現,部分調研企業通過對市場反應的精細分析,明晰市場定位,確立主產品,集中優勢生產,夯實生存基礎,擴大了市場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