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名企在線】 新中國成立之初,機床制造業一片空白,國家工業部改組了18家不同類別的加工企業,稱作“十八羅漢”,濟南二機床就是其中之一。濟南二機床領到的第一個重任便是打造一臺龍門刨床。
濟南二機床集團退休職工董有泰:當時廠里最大的刨床,是一個德國進口的三米的,咱這個第一臺龍門刨叫729。這是蘇聯的編號,7就是刨床,2就是兩個柱子叫龍門刨。這個工作臺9米長,3米的刨床怎么生產9米的工作臺呢?
當時國外專家曾下結論,以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不可能造出龍門刨床。國外專家越是說不可能的事,董有泰他們越要爭這口氣。
濟南二機床集團退休職工董有泰:就用三角鐵,膏上油打磨光了加長出來,生產的母機小,干的活大,就叫“孩大娘小”。
董有泰他們用土辦法,把生產母機從3米加長到9米,臨時加長的工作臺雖能滿足生產需求,但畢竟不如一體機來的平整精細。
濟南二機床集團退休職工董有泰:一會這邊翹起來了,完了以后再調調調以后,它那邊又高了。這公差只有2絲,就是頭發絲的四分之一那么點微小。
反復打磨找平兩年時間,1953年4月,新中國的第一臺龍門刨下線。
當時甚至有很多外國記者感覺吃驚,他們懷疑這臺機床是從別人那邊買來的。直到發現廠牌跟機床是鑄在一體的。他們才相信,這個床真正是中國制造的。
對此,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少安評價道: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工業體系的基礎,機床制造業是工業的基礎的基礎。第一代機床人為我們國家工業體系基礎的奠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